
  近日,我國西南地區建造的噸位最大船舶13800噸不銹鋼化學品船“金海瀛”號交付。該船總長約129米、型寬22米,型深11.8米,滿載載重噸約13800噸,可裝載二類化學品和成品油,入級CCS船級社。 
 
   該船是川船重工聯合中船貿易與中遠海運(上海)有限公司簽訂的2型4艘不銹鋼化學品船項目的首制船,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單位智慧的結晶: 
 
   研發設計:七〇八所 
   動力系統:七〇四所 
   建造:川船重工 
   主機配套:陜柴重工 

  綠色、安全、高效、智能 
 
   根據船東特定設計要求度身定制研發的13800載重噸不銹鋼化學品船,實現了柴電聯合推進、多模式機槳匹配、交直流系統綜合保護等多個技術難點。 
 
   適裝性更好 
 
   配備8對貨艙,液貨艙周界采用2205雙相不銹鋼和一艙一泵的獨立泵/管體系,可同時裝載16種不同品種的化學品。 
 
   安全性更高 
 
   采用混合動力推進。配備中速機、軸帶發電機和直流母排系統,具有PTO和PTH的功能,同時具備采用電池推進的能力。兩種動力源的配置增加了船舶航行的冗余度,提供了安全可靠性,同時可更加節能。 
 
   運營成本更低 
 
   采用直立球艏、線型優化、高效螺旋槳、轂帽鰭等一系列節能措施,保證航行經濟性,EEDI指標滿足二階段要求,為船東降低了大量運營成本。 
 
   環保性更佳 
 
   主輔機安裝選擇性催化還原(SCR)尾氣處理系統,滿足氮氧化物排放Tier III要求,滿足最新的OCIMF和EXXONMOBIL要求,所有含油艙柜均滿足雙殼保護的環保要求。 
 
   智能性更強 
 
   滿足i-Ship(E)船級符號,具備智能能效管理、智能航行、集成平臺等功能。振動噪音性能出色,居住舒適性高。 
 
   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“雙勝利” 
 
   在該船建造過程中,川船重工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建造工作,克服了極端氣候、新冠肺炎疫情和洪澇災害等影響,大力推行12毫米以下板厚的2205雙相不銹鋼無坡口埋弧焊焊接工藝,采用無碼裝配、改進槽型艙壁施工、支柱式通用胎架等新工藝工法,實現了“船上作業陸地化、高空作業平地化、外場作業內場化”,保質按期實現交付目標。 
 
 
 
 
 | 通訊員:張利華/段雪瓊 
 | 來   源:川船重工/七〇八所 
 | 責   編:鄺展婷 
 | 校   對:王   琦 
 | 審   核:項   麗/甘豐錄
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地址:上海市黃浦區老西門街道中華路889號 郵政編碼:200011
電話:86-21-3311-6666 傳真:86-21-33116699 E-mail:cssc@cssc.net.cn
中小企業房租減免申訴電話:021-33116289民企清欠、中小企業清欠、“小金庫”申訴電話:021-33116240
中小企業紓困解難申訴電話:021-33116256信訪電話:021-33116092
